?
?
「飲食生意轉讓的頂手費裡有三分之一是買人情,三分之一是買地頭,剩下三分之一才是買設備。」在旺角經營二十年大排檔的陳伯如是說。飲食業轉讓市場暗藏玄機,從銅鑼灣的咖啡店到深水埗的粥麵檔,每年超過千宗交易中,至少四成涉及隱形陷阱。我們dai32將揭露一些業內不傳之秘,助你避開「轉手即倒閉」的魔咒。
到街坊會、區議員辦事處打聽,確認該地段是否存在「潛規則」。例如,九龍城某粥店轉手後被揭發須每月向街坊會繳交「清潔費」,實為變相保護費。
裝修時需向「三行」(泥水、木工、水電)查證前任是否拖欠工錢。中環某西餐廳轉手後遭工頭封門,只因前業主欠下$15萬尾款。
檢查後巷、儲物室等角落,確認無非法佔用。元朗某茶餐廳轉手後發現儲物室被改建成員工宿舍,涉及非法改建及消防隱患。
向港燈、中電申請過去三年用電記錄,咖啡機、冷氣機等高耗電設備會在電費單上留下「用電指紋」。西環某酒吧因電費單顯示深夜用電高峰,揭發前任藏有地下賭場。
要求前業主開倉清點,並按市價六折計價。尖沙咀某日料店轉手後發現凍庫藏有$8萬過期刺身,前業主以「特價清貨」為名轉嫁損失。
檢查會員系統積分及儲值餘額,若前任未結清,可能引發集體追討。北角某蛋糕店轉手後遭會員投訴,前業主私吞$20萬會員費。
若店內有招牌師傅,需在合約中寫明「留人條款」。深水埗某燒味店轉手後師傅帶配方跳槽,新業主被迫重新拜師學藝。
舉辦「街坊交接宴」,用懷舊菜式建立情感聯結。灣仔某粥麵檔轉手後,新業主推出「舊客回憶套餐」,成功挽留八成熟客。
「在香港做飲食,轉手是門藝術,不是算數。」曾接手過七間茶餐廳的業界「老狐貍」阿強說。真正的飲食生意轉讓高手,會懂得用放大鏡看財務單據,用望遠鏡觀地頭勢力,用顯微鏡查設備細節,更要用心聽街坊的「耳語」。記住,當你簽下合約的那一刻,買的不只是店面,更是整條街的人情江湖。
公司地址:
電話號碼:
WhatsApp 電話號碼:91017335
FAX 號碼:
電郵地址:info@dai32.com